跨媒体艺术系
 首页  系部概况  新闻动态  专业建设  师资力量  教学成果  科研学术  名师佳作  校友风采  学生园地  学院首页 
展赛信息
 展赛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展赛信息>>正文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2023-05-15 20:14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图片


图片


2022年12月,跨媒体艺术系成立,以“技术、社会与艺术(T+S+Arts)”为目标,在未来将担负西安美术学院前沿、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责任。2023届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是公共艺术、实验艺术与综合材料绘画三个专业方向的首次同台亮相,展现了24位硕士研究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探索与追求。


公共艺术专业研究生作品特色是新技术路径下的动态装置实验和社会参与型公共艺术对现实的关照。实验艺术专业研究生作品特色显现了艺术社会学与实践中的社会调研和艺术乡建两条路径。综合材料绘画专业研究生作品秉承一贯的创作核心,从自我出发,铺陈向外横向的抒发与纵向的生命沉淀。


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对艺术的专注,不断探索创新。


跨媒体艺术系

2023年5月



图片


公共艺术方向



赵思彤


作品名称:《耕种计划》

尺寸:523x214x45cm

材料:玻璃钢、纸浆、丙烯、树脂、电子设备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朱尽晖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耕种计划》是献给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的长诗,是“现实主义”情怀的符号化呈现,也是对大地耕种生息劳作的一次艺术化的回应。以翻耕的土壤为基本形式,并以此为“标本”拓展时空概念,衍生出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坐标,把“耕种”与“生长”、“再生”与“繁衍”凝结为可视化的精神标识。采用综合材料翻制大地原始标本,意在把“耕种”的现场搬进美术馆。选用成品印刷物加工成纸浆,碎片化的图文信息包裹与崩裂着“土壤”表层,也隐喻可再生的文化热土。与呼吸频率一致的感应弱光闪动是对“土壤”的又一次唤醒,播撒文化绵延的因子,且生生不息。


论文题目:《纸浆材料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多元表现》


摘要:

    通过纸浆在当代艺术中的介入与展现,探讨材料多元的表现域,并深入挖掘物质形态的外现背后,逐渐形成的“社会属性”与人的关联意义。首先,从本体质感、肌理、色彩、空间塑造等语言表现方面的研究,进而找寻其审美特征与当代艺术观念在表现上的契合点。其次,围绕纸浆的物质和精神属性,解读其本身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基因,加强对该材料宽度和深度的理解与研究。最后,结合创作实践体悟,深入思索以材料为主体进行表现的艺术作品,何以产生内在的精神含量与人文感怀。使其超脱“工艺”范畴介入当代艺术领域,所达艺术创作“多元”之境。这一过程是对本民族材料深层意蕴的挖掘,也构建了纸艺术在延承传统文化与当代性转化的新维度。




王妍


作品名称:《信息茧房》

尺寸:75x75x170cm;

110x110x190cm;120x120x220cm

材料:玻璃钢、漆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朱尽晖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大数据时代,人们深陷于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所编制的大网,被算法分析和“定制版”信息所操控,被单一信息喂养,处于一种认知僵化和半失智状态。久而久之,大多数人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丧失了理性思考能力和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多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沉陷信息过量的空虚而完全不能察觉,从而带来焦虑和不健康的生活状态或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

    本作品以提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动态并结合抽象茧形进行设计,营造出一种大众在不知觉状态下被信息所捆绑的形态,旨在引起人们对于数字化生存状态的思考和反思。


论文题目:《艺术疗愈视角下沉浸式艺术体验性研究》


摘要:

沉浸式艺术在数字化时代下产生新形式与新趋势,以其新鲜、有趣的艺术形态打破了传统艺术与观众之间的隔阂,逐渐成为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从艺术疗愈的视角来探索大众在沉浸式艺术中的体验性感知,了解沉浸式艺术中的场景设计和时空构架、意境美学和技术美学,促使大众通过多维感官与作品和空间进行融合互动,给予其视觉上的灵动感、触觉上的真实感、听觉上的愉悦感以及嗅觉上的超常感,构建出全方位和多感官上的沉浸式体验性空间,对大众的心理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帮助不同阶段人群创造性地表达与释放自我。同时通过在沉浸式艺术体验之中进行身心上的整合与探索,进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健康,推动其实现自我成长。




李东澎


作品名称:《P.PANDA》

类型:雕塑装置

尺寸:200×400×200cm

材料:树脂、复合木材、布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朱尽晖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毕业设计的主题选择为与西方艺术品的融合作为主题,以中国特有的熊猫作为设计造型基础,以文化之间的融合做为主要的呈现形式,而熊猫所带有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的艺术作品的融合展现东方文化包容美的同时,也是对艺术玩具的呈现形式是一个新的尝试。其中每一件作品都对应了现实当中真实存在的熊猫。


论文题目:《艺术玩具主题研究——以MOLLY系列玩具为例》


摘要:

    自上世纪末开始在香港艺术玩具市场的带动下,艺术玩具慢慢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大众审美意趣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艺术玩具的受众也越来越广。其中艺术玩具在国内有关于主题性以及艺术性的探讨有关的研究是不足的,MOLLY系列玩具在现当代艺术玩具发展历史中具有一定地典型性特点,它不但展现出了与不同主题的结合方式,也对艺术媒介的身份意义提供了可供研究的形式。MOLLY系列艺术玩具的风格通过其社会影响也进一步映射出了当代艺术玩具所表现的艺术性传播手段和主题表达途径。由此来看,对MOLLY系列玩具的主题表达手段以及艺术及美学应用价值探究就成为值得关注的命题。

    中国艺术玩具热潮是从“Molly”入驻中国大陆市场开始的,“Molly”的主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玩具的发展以及国民对于艺术玩具主题与艺术性的包容程度。通过对“Molly”系列玩具的主题表达方式的案例分析以及具体的实践设计,总结出艺术玩具主题的表达方法基于结构的概括性、风格的独特性以及观念传递的准确性决定的。基于此,艺术玩具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更加注意观点的表达以及应用价值与会社会影响,在提高设计思路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巫晓硕


作品名称:《视界》

尺寸:300x300x160cm

材料:玻璃、不锈钢、PVC软管、试剂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朱尽晖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总是会以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当我们试着把现象还原给本质,把经验还原到先验,试着回到使事物得到显现的原始意识活动现象中去,获得对本质的直观证明。同时,这也是对当下真实的存在一种肯定,最后,借用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做结尾,所谓视界,即非视界,是名视界。



论文题目:《关系构建:论当代社会公共领域中的艺术“介入”问题》


摘要:

在审美观念不断变更的当下,新的美学范式层出不穷。随着前卫艺术运动对艺术与生活边界的消解,无功利审美的不合时宜也随之显现出来,然而,在感性经验日趋重要的当下,一种强调观众参与的审美观念逐渐发展起来了。艺术不再是那种带有灵韵或者需要理论解释的存在,而是显现在观众对其感知的过程中。艺术介入社会的目的就在于与公众之间建立关系,以真实在场对抗虚拟,对遮蔽之物进行去蔽,而关系的建立就在艺术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个体的审美认知不同,所以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感知也存在着差异,个体对于作品不断的理解与再理解的过程其实质上就是传播,传播的效果以及作品生成的理解是艺术家无法提前预设的。在传播中,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艺术作品得以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而平等的前提就建立在尊重个体之间的感知差异。此时,艺术作品成为了个体之间进行沟通的中介,但进行沟通的前提是二者的同时在场。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作品的感知构成了作品本身的一部分,因为作品只有在被感知的过程中才得以显现出自身的存在,而在场的个体通过感知艺术作品的存在而感悟到自身的存在。与观众和艺术作品的在场同样重要的还有关系构建的过程,因其过于抽象化所以被称为缺席的在场。所以说艺术在场的目的就是引导个体对自我此在的关注,在尊重个体的差异化的同时与追求他者的共在。但是在当下,艺术在对社会的介入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也亟待解决,对其介入社会的意义以及与观众内在关系生成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艺术介入社会实践的方向,丰富其学科理论研究。




闫子威


作品名称:《“神”存在过的痕迹》

尺寸:500x500x120cm

材质:铜、木、草、机油、防盗刺网、钢筋混凝土等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朱尽晖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装置以借鉴巨石阵的形式,用模糊边界线的方式感受,并重新审视并讨论人类对自然生态边界(主权领土空间)的侵犯。 通过基础人类活动建造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防盗刺网、非自然状态的木材、机油等工业原料以及自然形态植物,将工业痕迹与自然痕迹结合,剥离人的社会的主体地位,希望唤起概念化之初最深层、直接的情感,诗化感受自然与人类微妙的关系,仿佛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好似彼此分离,重新探讨关于人与自然边界关系问题。


论文题目:《美学视野下生物艺术的诗意化表达研究》


摘要:

千禧年初,生物艺术逐渐在当代艺术视野中崭露头角。生物技术井喷式发展,生物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包罗万象,技术进步使我们的世界观不断更新,意识感知也不断刷新着我们的审美经验。生物艺术创作摆脱了传统媒材条件,以获得新的艺术创造空间。

而生物艺术对于审美诗意化的追寻,其立足点在于追求生物艺术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以及伦理性的辩证思想。在大多数艺术形态中,“诗意化”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法,而本文通过探究生物艺术的当代思辨,对生物艺术独有的生命艺术化和艺术伦理化进行诗意性解读,以美学视野下的生物艺术为研究对象,以生物艺术的诗意化表达为核心,试图阐述生物艺术诗意化的审美经验,研究具有诗意化艺术观念的表现形式与生物媒材等关系问题,揭示生物艺术表达诗意化的核心是生命性和伦理性,并引发对于生物艺术诗意共生的思考。从美学角度解读分析诗意化的表达方式对生物艺术案例分析,指明生物艺术发展的坐标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李帆


作品名称:《小桃源》《活蹦乱跳》《垂钓废墟》《遛鱼》

尺寸:尺寸可变

材料:酒红幕布、仿真草皮、鱼缸、旧彩电、DVD等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王檬檬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作品以鱼作为线索,且多种形态存在于作品中、将它们拖回水面之上,酒红色的幕布,残留着舞台的痕迹,对“舞台感”的刻意营造,混淆了真实与虚假的关系。在马戏团昏黄的聚光灯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拍打着;在遍布浮漂和饲料的鱼缸中闪烁着,遇见桃花源;在鱼竿的牵动下,借着电扇随风飘摇;我在废墟中以砖块为饵,垂钓着半截入土的地基,它所消失的是残留的瓦砾,但未曾消失的是缅怀与期盼。


论文题目:《废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艺术及其问题》


摘要:


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以来,迎来了中国有纪元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热潮,在城市大修大建的过程中,关于城市变迁这一现实,当代艺术在整体上更加强调对个体以及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创作母题之一。

    废墟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生成以及面临走向消亡的危机状态,是时间的替身,艺术家将自己置身于城市的废墟化过程中,感知环境的变迁,并在个体经验的引导下,唤起与观者情感、记忆的共鸣,废墟中的艺术将缺失的主体以废墟的形象进行反思式的重构再现,剖析和审视了集体情感、身份认知,重塑了精神空间,而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废墟性”,即为直面废墟的创伤,批判废墟并反思以及走出废墟,生成希望。




王子豪


作品名称:《如是说》

尺寸:500x80x20cm;160x80x80cm

材料:广角镜、机械臂、舵机、3d打印树脂、纸浆、紫光灯、隐形墨水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王檬檬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信息技术提供安逸的生活环境,将大众以个体为单位固定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在无意识中依赖媒体、依赖信息、依赖被塑造出的权威,沦陷于网络的伪欲望与伪满足的无限循环之中。倘若我们完全顺从于景观的统治,逐渐远离一切亲身体验,由此而愈发难以找到个人偏好,那么这种生存状态将会扼杀我们的个性,作品呈现的正是个体在充满信息的时代与社会中表现的焦虑与不安。


论文题目:《论信息技术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以兰登·温纳技术自主论概念为中心》


摘要:

技术自主论认为技术是一种自控力量,按其自生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自主发展,并决定、影响社会系统的发展。技术影响社会变迁,但技术是相对自主的,也负荷着一定的社会、政治和伦理价值,不是社会变迁的唯一因素,持这个观点的主要代表就是兰登·温纳。兰登·温纳的技术自主思想并非一味的强调技术的自主性,而是从技术人工物入手,由人工物的政治性发展出技术的内在政治性。专注于现代技术变革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展开批判与反思。兰登·温纳认为无论是从技术的研发还是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与特定价值系统有关。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过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时代与社会相融合下的综合性艺术,是当下社会各方面的映射,其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促成了艺术形态以及传播机制的改变,从而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及作品流通方式与影响范围发生重要影响。其二,它推动了社会以及思想文化的进步,并且对艺术史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国新媒体艺术以录像艺术的探索为开端,到数字化、网络化的日新月异发展出新媒体装置,最终确立了“新媒体艺术”这一概念。新媒体艺术即是社会精神的体现,又是时代的产物。

本文通过将兰登·温纳技术自主论与中国新媒体艺术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方面的联系与对照,搜集相关文献、出版物、展览等资料并加以分析梳理,探究信息技术对于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结构的影响,分析当今中国新媒体艺术借助信息技术所展现出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个性要素以及和大众间的美学关系。最后,探讨中国新媒体艺术对当下社会文化的影响,并结合个人创作经验探析其中蕴含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合理内核,对于未来创作的方向及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实验意义。




李娇


作品名称:织石》

尺寸:35×45×80cm;30×50×50cm;

20×30×40cm;40×45×80cm;25×35×60cm;20×25×60cm

材料:半透明树脂、霓虹灯管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王檬檬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作品《织石》系列以织物纹理与自然物质造型相融合的表现形式,打破了人们惯有的经验下对自然物质所持有的刻板印象。当石头脱下坚硬的外壳,披上带有人类印记的织物,通过霓虹灯管的照射让半透明石头增添了人为的科技的色彩,此时的石头便不再具有石头本身的特质与意义。将不同的织物图案以及针织勾线方式夸张化的运用到太湖石的造型中,来反思我们在现实生活对大自然的盲目的破坏与占有,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忽视,以及对自然物质的依赖以及无限的滥用资源对资源造成的破坏也会造成一定的反噬效应。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赋予了自然物质新的生命和新的演绎方式。


论文题目:《从“一个经验”出发:装置艺术参与性探究》


摘要:

    20世纪末在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推进下,装置艺术已经成为主流艺术形态之一,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审美范式。从早期的“现成品艺术”逐渐发展到了与空间、环境和新媒体等结合的多元化创作形式。并且多以情感为基础进行艺术表现,突破传统的观看方式,在形式和审美体验上进行了创新,为观众提供了多维度的参与方式和审美体验。观众的参与逐渐成为装置艺术在展呈方式上更为重要的部分,观众通过一定的行为参与进作品之中,改变作品形式的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新的观念和内涵。参与性是一个较为重要且复杂的特性,观众的个人经验不同和参与方式不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艺术传播效果。本文借杜威美学中“一个经验”理论的完满性、情感性、连续性和整一性等特征,就装置艺术中对参与性创作发展及其内在关联展开论述,探讨了装置艺术参与性审美空间的构建要素中审美对象情感化的重要性、参与者的感官刺激的方式及其影响以及艺术创作和观众参与之间的统一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经验”。

    本文首先阐述了杜威审美经验理论概念和“一个经验”理论,对装置艺术参与性理论与互动的关系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归纳总结了装置艺术中参与的不同形式,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探讨了装置艺术中参与性的理论和“一个经验”理论的关联,对创作者构建参与性审美空间的要素和“一个经验”理论在创作中的体现进行分析,为装置艺术参与性创作做出启示。




丁吾迪


作品名称:道梦空间》

类型:绘画装置

尺寸:520x420x450cm

材料:现成品、丙烯、高密度泡沫

创作时间:2023 年

指导老师:王风华 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我们在人生的时空中蜿蜒曲折的路,我们走过的路记录了过去和延伸着未来,你我在前行的方向中编织着自己的梦,每个人都希望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都在追逐着特立独行,而这条梦想的路注定会成就我们彼此不平凡的人生…….而梦中的你我和所有的感官都是如此真实,我们的梦想也同样真切。


论文题目:《装置艺术中的绘画参与与表现研究》


摘要:

    绘画自诞生以来,已经有数万年的历史了,其作为人类视觉艺术的原点,几乎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绘画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而今天的绘画艺术在多元、开放和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中已经相当边缘化,面对“绘画已死”的诘问,古老的绘画艺术将如何回应与突破?

    本文旨在探讨二维平面上的绘画艺术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的可能性。为其引入绘画雕塑、绘画装置和空间绘画这三个的分类形式。从绘画装置切入,梳理绘画与空间的关系和装置艺术的演化,分析绘画作为材料的可行性、绘画装置的多种表现形式和绘画装置的创作实践,探索绘画这一古老的技艺是如何介入装置、为何介入装置、以及对装置艺术的价值与影响。




李若彤


作品名称:《BUG》

类型:装置雕塑

尺寸:300×180×25cm

材料:树脂、亚克力等综合材料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高蕾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作品表现主题为故障艺术在公共空间的体现。将简单的二维图像数字形变后所产生的三维立体装置与展台的逐渐透明悬浮结合,阴郁的黑色从雕塑本身渗透到展台,作品整体强调脱离于空间的异化。世界是款游戏,地球是个服务器,除了你以外别人都是NPC。


论文题目:《赛博空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


摘要:

    随着人类生物科技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拓宽了生物有机体的边界,“赛博格”这一产物就此产生。针对赛博空间这一公共空间,本篇论文以唐娜·哈拉维的作品《赛博格宣言》中的核心理论赛博格身体观展开论述,以赛博空间中多样的女性身体叙事与科幻电影中的女性身体叙事为论据,在机械与肉体的结合里讨论身处未来的科技后人类时代中女性的生存空间与状态。

    论文首先对赛博空间理论的发展和演化进行梳理,总结了其内涵和特征,以便于理解赛博格身体观下赛博空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之后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赛博女性身体表达与多部相关艺术作品中的赛博格女性形象对赛博空间中的女性叙事做出评价。而对女性“赛博格”这一特定形象的讨论,也将原本碎片化的赛博女性身体叙事引入到一个具体的讨论维度中。

    自“赛博格”这一概念诞生以来,无数的文学与影视作品已经或正在展开对它的想象。不断崛起的“女性赛博格”这一拥有鲜明身体叙事的形象必然影射着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爆发,揭示时代当下女性身体技术的理想与生命智识的现实困境,对其的讨论与对未来女性的发展与女性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实验艺术方向




郭欣怡


作品名称:《晚憩明阳寺——山川蜃景考》

尺寸:120×75cm

材料:菲林灯箱、纸本、文献、视频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武小川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该项目是从清代邑人陈治衡所作《晚憩明阳寺》一诗出发,基于现阶段所能搜寻到的史料,发挥历史想象,在已经消逝的历史遗迹明代明阳寺旧址上,用“光绘画”(Light painting)的方式,以“灯光”为媒,身体力行在现场进行“书写”以“重现”昔日历史遗迹蜃景,并以延时摄影对其进行记录。明阳寺所在地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峪口村东老牛坡下,据考证这里也曾经是秦、汉、隋甘泉宫殿宇所在地。如今旧址上仅存有一座缺失塔尖的石塔——凝灵塔、一块字迹不清的石碑——《重修明阳寺碑》以及一口已不再使用的甘泉井。回到历史现场是田野调查法的工作方式,它基于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它的不可逆性,重返历史现场,过往的事件在去除时间维度的特定场域与当下重叠交错,更是激起对于历史的想象与对话,在流失的边缘,留住一抹映像。


论文题目:《光绘艺术中的特定场域研究》


摘要:

    以延时曝光的摄影技术,通过记录“光”的移动轨迹而形成的艺术作品,被称作“光绘画”(简称“光绘”)。其早期是从研究性的科学实验发展而来,其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使用,呈现出以记录“光”的移动轨迹所形成的造型表达的摄影艺术形式。而当下,“光绘”介入到社会现场,并在特定场域中以特有的“行动”,成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静态“光绘画”的艺术行为,从物理场域中的表达,扩展到基于关系场域的流动的话语场域。

    本文以线性发展的逻辑,首先对“光绘”艺术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它是如何从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技术范畴进入到艺术领域,成为一种艺术探索的语言,接着从实践的角度论述“光绘”的创作方法并对其艺术特性进行分析。在“光绘”艺术的发展中,渐渐呈现出它与场域之间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特定场域的扩张,它发生了社会转向,其实践形态从个体的行为表演转向为介入社会现场召唤社群参与而形成“临时剧场”的艺术行动。最后,以具体实践案例对具有场域特性的“光绘”艺术实践的行动策略和价值作用进行研究。




李财林


作品名称:《儿童生态美育计划》

尺寸:尺寸可变

材料:综合材料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武小川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儿童生态美育计划》是用艺术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儿童生态美育的研究和实践,以儿童和其他参与者为主体,以生态美育为主要线索,围绕植物、环境、生态等开展的一系列儿童生态美育项目。意在探讨自然、社会、文化、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寻求美育实践与艺术行为之间的联结,进行儿童生态美育的实验性探索。本次共展出六个不同的实践项目,包括大凉山儿童美育计划、春泥花社—”小花“和它的邻居们、“小草帽”少儿公共教育季、教育剧场巡演—审判黑洞、试卷种子纸考试、把蔬菜种进故事里。作品采用装置+文献的展呈方式,用50余张旧课桌组成装置“桌墙”,以及三个旧课桌改造而成的生态展示箱,构成展示的主体空间,文献、影像穿插在“桌墙”之上,整体突出“儿童生态美育”的实验性和立体感。


论文题目:《激活主体:儿童生态美育实践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一些儿童生态美育项目具有某些艺术形态的特点,并逐渐从传统的 儿童美育走向当代艺术实践。它以生态系统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支撑,围绕儿童 生态美育的实践,运用多种主体间关系和教学方法激活主体。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什么是儿童生态美育,如何开展实践的,有哪些艺术特征,如何激活主体。首先, 从儿童美育和生态美育的定义、产生和发展入手,对儿童生态美育的概念范畴进 行了界定,并对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四个不同案例研究, 梳理儿童生态美育实践的特点,进而找出儿童生态美育实践的形态特征及其演 变,分析儿童生态美育实践的艺术特质;最后,总结儿童生态美育实践的主体间 关系及激活主体的方法,分析激活主体的意义。




王一珂


作品名称:《植物的思绪》

尺寸:500x400x40cm

材料:草皮、土壤、旧彩钢围挡、竹子、帆布、花盆、女贞树苗、玻璃霓虹灯、垃圾桶、卫生巾、台灯、视频、电视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武小川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植物的思绪”以非人类中心的视角重新认识共同生活的植物,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人与植物、人类社会与植物的生态关系。

    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包含多种艺术类型实践,第一部分,基于个人生命体验发出与植物的共情,通过身体讲述土地、人、植物的共生关系;第二部分,由多个装置组建生态关系的空间叙事,在与植物共存的历史里人对其进行着漫长到化过程,我们有巨大的权利选择和留下最利于人食用/使用的植物,人与植物的关系中对“植物权利的归还”而反思;第三部分,植物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中介和对象,举行“系统循环工作坊”社区参与式活动,探讨食物的循环和再利用,倡导回归生态友好的零废弃的生活方式。


论文题目:以植物为语言媒介的生态艺术实践研究》


摘要:

    生态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艺术行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社会环境,生态运动、学科发展以及科技的影响下,艺术家们纷纷展开既有生态意识的艺术实践为宣明生态诉求。随着艺术创作中媒介的发展以及创作方式的更新,植物作为创作语言媒介被广泛使用在艺术领域中。从生态艺术实践发展来看,植物始终是艺术家绕不开的对象,从具有生态意识的60年代大地艺术、环境艺术等开始,植物贯穿始终出现在各种生态议题内,用“植物”传达生态意识的艺术实践现象,更是生态艺术最初的普遍选择。

    本文将以植物为语言媒介展开对“植物”的具体分析,从而对生态艺术实践中通过植物传达生态观点的创作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结构紧扣主题,第一章梳理生态艺术演变发展,从作品案例中探讨植物在生态艺术中的基本样态,并归纳出生态艺术实践特点;第二章对植物作为创作材料,出现在不同类型的生态实践作品中具备的材料属性,以及区分生态材料和生态艺术的关系;第三章对植物智能的科普下,讲述植物对人类社群的塑造以带来的启示和人类世中植物的规训;第四章从艺术创作者视角,分析“植物、社会、情感、艺术”中植物作为方法的不同层面。此篇文章从艺术实践范畴中,把植物作为材料、作为对象、作为方法三个角度,以具体的艺术作品案例和科学依据入手,开放性讨论“人类世”中对植物权利的归还。




樊响


作品名称:《生命之树》

尺寸:260x200x200cm

材料:黄铜、石榴树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郭庆丰 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抓髻娃娃”是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吉祥符号,实际上也是民间剪纸文化最初的纹样和特殊表现形式,通常是在人们经历苦难、疾病、灾难等关键时刻出现,不仅本身为对称形,有时也一举两得产生一对阴阳形体,这不仅是表面形态、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更多的承载着巫术功能,它借助一系列行为完成对冥冥世界的呼唤而成为佑护生命与繁衍的神灵替身。

    装置《生命之树》用一棵重新加工了的树代替生命世界的不同时空,用金色铜板在一片树叶中切割出一阴一阳两个互生的人形,阴形为叶,阳形为果,共计三百余对。从传统语言样式进行转换,创作出人文意义上的一棵生命之树。


论文题目:《日常生活经验对榆林剪纸艺术的影响 ——以马俊英、加翠杰为例》


摘要:

民间剪纸是在十分复杂的因素中生成的,剪纸的内容涉及到家庭、工作、消费中形形色色的事物,“日常生活”则是剪纸艺人在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乡村社群、传承脉络、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等这些生命经验中轮转的综合展现。民间剪纸艺人在传承剪纸古样式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转化成图像体现在个人的剪纸中。他们用非日常的剪纸与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苦难进行对话,狭窄被动的村社生活与向往美好的剪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本文将剪纸放置于当下个体生命经验中来,以深藏于陕北乡村的传统剪纸艺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对地方性的民俗礼仪、剪纸以及剪纸艺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综合描述,探寻剪纸艺人的作品与其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和当代民间剪纸的活态传承方向。文章以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两位剪纸艺人马俊英与加翠杰为具体的研究案例,从艺人的剪纸实践中寻找日常生活的经验,阐释关怀艺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民艺创作和研究的具体价值。




黄越


作品名称:《神头异兽》

尺寸:412x221x130cm

材料:影像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郭庆丰 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通过对华州皮影“变活”中神头异兽的研究发掘到其中奇特的造型魅力,本方案欲将皮影中“影”和“变活”的特征用全息影像的方式加以诠释,意在用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碰撞,呈现出较有新意的视觉艺术。

    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论神头异兽的时候,它们仿佛不仅仅是一个古老故事和戏剧的角色,或许是漫长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或者仍然存在的一种生命形式;或者是一种多维时空的观念和立体世界的思维模式。在实验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皮影戏留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过去,也许是未来!


论文题目:《华州皮影“变活”中神头异兽的造型研究》


摘要:

   诞生在关中大地上的华州皮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大瑰宝,而神头异兽造型的皮影是其中一道另类的风景线,它承载着华州农根文化孕育出来的原始艺术,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深刻理解,是中华民族记忆长河里的深厚印记,因此本文将以华州“变活”中的神头异兽作为对象进行造型研究。

    华州神头异兽皮影多出现在“变活”的过程中,造型样式千奇百怪、独领风骚。笔者基于神话故事类的文献作为理论参考,并且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对华州神怪类皮影的产生、发展以及不同类型的造型特征作为一手资料,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深入探究。

    第一章主要依据文献资料、田野考察以及口述调查的方式对华州皮影产生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组织结构加以分析。第二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从神化文集中找到神头异兽的溯源,以及从原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中探究神怪皮影发展中所涉及的历史演变。第三章用图像分析法将收集到的神怪皮影从类型到色彩及表现形式对其造型特征深度剖析。第四章将华州神头异兽皮影中蕴含的文化蕴意与美学价值作以提炼升华。

    本文通过对华州“变活”中神头异兽造型的深入研究,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中独具的艺术价值与魅力,它承载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渴求。同时在这个日新月异快速更迭的时代笔者试图用此次研究让更多的人能关注到神怪皮影的独特价值。





综合材料绘画方向




杨倩薇


作品名称:《答案》

尺寸:尺寸可变

材料:综合材料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张乐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我着迷于塔罗牌带来的想象与灵感,它是通往内心意识到神秘通道。在创作中,我对塔罗图形进行重组再塑,形成新的符号语境和背景故事。将个人对神秘学、身心灵以及自由意志的理解置入艺术现场,绘画作品散布于神秘空间中,引导观者进入神秘想象,以开放的状态体验深邃。

欲望的分解使得原始能量具有可变性。真实与幻象,过去与未来的边界被打破,我们要回归对无边自然的敬畏中去。说出你心中的异象,短暂的疗愈之旅就此开启。


论文题目:《塔罗图形在现当代艺术中的疗愈表达》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变迁与经济发展,人们渐渐难以找到自我认同感与价值感。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塔罗牌逐渐在以青年人为主的社群中流行。由于人们对精神慰藉的需求愈加深刻,神秘主义可以疗愈身心的能力开始被重视。时代的情绪迷雾还未散开,艺术家也会向神秘学寻求灵感。笔者试图对塔罗牌图形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研究。从塔罗牌的起源历史与牌组含义入手,梳理出塔罗牌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学意义,分析了塔罗牌的神秘性、二元性特征,根据具体的艺术案例探究了塔罗图形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呈现。同时,笔者在深入研究整理并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认为在当今艺术环境下,神秘学与艺术相结合中的塔罗图形具有疗愈意义与多种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经瑞


作品名称:《钓游之地》

类型:综合材料

尺寸:580×320cm

材料:织物纤维,亚克力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张乐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该作品基于作者对曾经居住地的怀念所展开的创作。由于传统乡村的转型,导致曾经居住的村落逐渐消失;以及新建筑增多,记忆也随着环境的变化,失去了承载的物质,被切割成无数碎片,重叠交织在一起。以柔软质感的纤维材料对这段记忆进行艺术性转化,并采用了曾经生长在田间道旁的草药植物对织物进行染色,以纪念儿时美好的时光。


论文题目:《纤维材料在当代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应用》


摘要:

    纤维材料以其天然所具备的肌理感和可塑性,成为综合材料绘画中极具表现力的重要材料。本文通过对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纤维材料的艺术化运用进行重点分析,以理论联系实践,在对中外纤维材料的使用与发展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审美价值、艺术表现力以及文化内涵上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挖掘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使用与表现力。

    本文希望通过对纤维材料的特性研究,总结其能够在综合材料绘画中艺术化应用的独特价值,在材料特性、语言形成等方面及精神所指达到清晰认知,发掘其更丰富深层的文化意义。




韩娜


作品名称:《林间思考》

类型:综合材料绘画

尺寸:45x60cm等

材料:矿物颜料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张乐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树”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事物,它与生命的存在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纽带。树的形式美以及其象征意义都给予我创作提供了灵感,同时,借助“树与人”这一客观物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


论文题目:《论“树与人”关系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形式嬗变》


摘要:

    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中,“树与人”的关系常常出现在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中,树作为现实生活中与人类相伴相生的植物,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与人建立起一种必不可少的情感关联,从主观意象到主观抒发,“树与人”形象的表达是艺术自律表达的一部分。

    本文举例分析“树与人”关系在中国绘画中图形的演变,以梳理“树与人”形象在宗教绘画、礼教绘画至宫廷贵族生活绘画、以及自然山水图景中的表现为基础,探讨在当代艺术中,其具有的明确的艺术表达嬗变现象,同时探索不同艺术表达形式背后所蕴涵的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转化。艺术家在“树与人”关系的各种艺术表达中赋予其各自的内涵。在形象中融入自身的主观感受,使“树”不仅展现自然生命的张力,也成为思想情感的载体。

    “树与人”的关系从形式到意境再到内涵的表达,是艺术家创作理念的自由呈现,也是对古代哲学文化、古代精神世界的追溯与推崇。笔者选用此主题进行探索,是对“树与人”关系的再认知,并在此过程中,亲历“树与人”主题的艺术实践,以期实现自我对“天地物人”理解的高度生命观。




刘佳明


作品名称:《有风吹过那片林》

作品尺寸:220cm x 110cm x 6

作品材质: 纸面综合材料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张乐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森林,给予人一种清透、静谧的感受。身处林间,在森林的环抱中体会树林传递出的气息与温度。在氤氲朦胧的清晨、微风习习的午后、虫豸低鸣的傍晚……静听细微的声响,感知生命的活力。


论文题目:美术作品中“生物变体”形象研究》


摘要:

在美术史中,生物本体被夸张变形的艺术形象非常多见,但在理论研究中,却鲜有对这一造型方式的深入且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这一形象类型归类为“变体”。作为一个书法概念,“变体”即变异的形体、形象。在书法中,与“变体”相对应的还有“正体”一说。因此,“变体”也被称为“正体变态”、“变制”、“破体”等。鉴于此前美术范畴中,一些研究文章借用了“变体”这一概念,继而本文延用了此概念,并限定了生物这一研究对象。对生物或生物体进行特征改变这一造型方式,本文将其界定为“生物变体”。“生物变体”形象即通过一系列的“变体”造型手法在原有的生物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全新的生物形象。





王艺霖


作品名称:《涟漪》

尺寸:210cmx180cmx3

材料: 板面综合材料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郭志刚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作品《涟漪》结合自我本体感知,联系硕士三年间对日常生活的体会,将内心的点滴“涟漪”进行绘画创作,表达我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积淀和切身经历感悟的深厚情感。


论文题目:《彩砂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彩砂的概念、种类、物理性质进行了阐释,对彩砂材料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并分析了彩砂在佛教绘画中的应用,其中以敦煌壁画、唐卡和坛城沙画为例;第三部分主要例举并分析彩砂在现、当代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的应用,其中以基弗、胡伟和胡明哲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为例;第四分部分析总结彩砂在绘画作品中的审美特征,通过研究分析彩砂在佛教绘画和现、当代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应用,总结彩砂在其中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对国内外综合材料绘画中彩砂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通过对彩砂在绘画作品中的应用,总结和归纳其绘画语言意象表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揭示其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填补相关研究空白。




罗喆心


作品名称:《对照·情》系列

尺寸:175x500cm

材质:综合材料绘画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郭志刚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我的创作从现实生活和主观意愿上的身份想象出发,着眼于生活周边物象主次关系的转换与重构,以光影语言为工具表现一个身份对立与转换的幻像。被阻隔在内里的身躯永远有一种不甘沉寂的灵魂,于是在画面中便有了一双双看向前方的眼睛,在缝隙之中,在黑暗之下闪烁着不输于前方亮光之处的光彩。光明之下总有黑暗相随,它们对立但又相互依附,像是一个大的统一整体的割裂和包容,在被社会构建的身份中,我们既是芸芸众生中模糊的暗影,又能在挣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


论文题目:现当代绘画作品中的光影语言研究》


摘要:

在现当代众多的视觉艺术形式中充斥着大量以光影语言为基础而创作的绘画作品,通过对这些绘画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感知到光影已经不再是古典传统写实绘画中仅仅被当作辅助的绘画技法的存在,更多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画面要素参与到了作品的构图和表达当中,光影语言也突破了现实光影规律的束缚,在艺术家的主观构建之下为画面情绪表达、画面氛围塑造和艺术家思想观点输出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论文通过对现当代绘画作品中的光影语言的研究,分析其在画面表现和精神性表达里起到的重要作用。




孔湘捷


作品名称:《临界点·重生》

尺寸:1.75x0.75m;1.75x1.3m;1.75x1.24m

材料:纸本综合、植物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郭志刚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作品以生命为主题,以纸本和活体植物为媒介来传达个人对于病痛中的生命的思考——“生命,于生死较量间寻光,于封尘世界里翱翔,苍穹之下,生命的底色依然闪烁。一切,终将于醒来后重生。”

    写满情绪文字的纸张一遍遍拆分、折叠、排列组合,记录了每一次治疗时的伤痛;穿插生长于画面上的苔藓一层层堆叠挤压,将下层没有价值的部分变成养料来孕育新生命的生长,让生命在新旧交替中迸发出了新的生机。如同这场和病魔的斗争。创作正是在治疗中断断续续进行的,陪伴了病人从生病、治疗到治愈的全过程,希望作品能将这种坚韧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带给观者,并在植物的自由生长和与观者的链接中获得重生。


论文题目:《植物作为媒介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以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讯息”为基础,以1972年美国的生态学家米克正式提出的“生态美学”概念为理解的模式,结合具体的艺术家案例分析,通过论述植物从元素走向象征、背景走向主体、植物在艺术表现中的社会化趋势三个阶段的发展,来探讨植物媒介的美学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以此强调植物作为媒介对于链接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必要性与不可替代性。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作主要的原理分析,并介绍植物从一个“元素”到“材料”的转变过程,在浅谈植物在传统艺术中作为元素的画面意义的同时,为下文中植物从材料向媒介的演变进行引导和铺垫。第二部分以当代艺术家作品为案例,梳理植物在艺术创作中以原生态的形式进行的艺术创作,探索植物作为材料的独立审美价值。第三部分同样以当代艺术家作品为案例,探索分析植物从艺术材料转变为艺术媒介的过程,和以植物为媒介的作品从表现人与自然的生态艺术转变为社会性艺术的演变。第四部分则进一步分析了植物媒介的深层功能,在这里艺术家通过融合不同地区的植物,来研究外来移民的等社会问题,从更深的层面上,探索社会生活中如何通过植物的调节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第五部分则结合了自身的艺术实践来研究植物对于人类情感的表现方式,以期达到通过植物疗愈自身的效果。




孟晓雅


作品名称:《身体异常状态》

尺寸:170x60x45cm(装置)、170x60cm(身体异常状态系列绘画之二)

材料:亚克力、综合材料绘画、电子绘画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郭志刚 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作品记载着我在求医途中对有限生命的悲观态度到对体悟生命力量的积极转变——深入体察这段旅程里,却因 “时间”的无限令我重新审视有限生命。作品采用综合材料绘画、拼贴、电脑绘画的方式,从“我的骨骼”到“走向生命终点与新生”的躯壳--两种画面主体出发,呈现X 光照下骨骼的愈合、腐化与新生。


论文题目:承载时间的材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材料时间性研究》


摘要:

本文以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的时间性为研究对象,通过五个部分共同探讨材料、时间与观看之间的关系。首先在绪论部分引出课题:通过对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和时间性关系的思考,考察综合材料绘画内材料时间性的呈现与作用、及其与观看者之间的触发的绵延时间。第二部分对综合材料绘画与时间性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梳理时间性作用于作品后的呈现。随后在第四部分,分析了综合材料绘画中经材料绵延的时间性,并对综合材料绘画、材料、时间与观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最后,我将对材料时间性的思考纳入个人创作,在绘画过程中探索了婴儿成长与骨骼重愈间的时间双重性,并在观看中生成绵延的时间感,达到创作者、作品与观看者三者间的共振。




宋雨珈


作品名称:《奇点》

尺寸:可变

材料:综合材料

创作时间:2023年

指导老师:李朝晖 副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释:

    根据黑洞理论,黑洞中心存在一个密度与质量无限大的奇点,是现有时空的破损点,时空隧道的入口。此组作品通过画面与光、声音相结合,为观众营造出时空穿梭的奇点幻象。


论文题目:《当代艺术中的数字生命模拟建造研究》


摘要:

本论文在交叉学科视野下,从数字生命的起源谈起,界定了数字生命及相关概念,列举了细胞自动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两项模拟建造技术,通过研究艺术家案例,归纳了在数字生命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个人的设计构建生态系统和观众参与生成生态系统的两种主要运作方式,展现了数字生命进化和与人交互的艺术特点。本文还通过三种典型的艺术家案例,研究了人与数字生命关系的新建构、作为第二自然的数字生命生态再造和对数字生命的模拟建造思维与感知三种探索主题。数字生命艺术中所蕴涵的哲学思考、理论体系比较庞杂,并且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是未完成式的,处于科技与艺术的交叉点。




END



编辑 | 潘俏含

编审 | 王妍

执行负责 | 冯玉淑芸

指导老师 | 牛对苗

审核 | 王檬檬  高萍  张潇娟

图片


关闭窗口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029-88222241  陕ICP备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100号西安美术学院 710065

 

您好,您是第: 位访客